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7月, 2020的文章

【大學生的實用英文課】-我如何設計英語教學之架構篇

圖片
      有幸能在大學開設 實用英文工作坊 ,過程中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設計,終於有個還算滿意的架構雛形,趕緊做個記錄~。 課堂簡介:  1.  人數: 約20人 2.  時間: 2節課 3.  程度: CEFR A2-B2 (以中級為主) 4.  採自由報名,每次學生不固定 設計重點: 主題: 因為每次的學生都不同,所以以主題方式呈現比較容易聚焦。開過四堂較容易貼近大眾的實用英文主題課程為:  「觀光英文」 、 「商務英文(履歷表與自傳)」 、 「商務英文(熱門議題)」 「生活英文」 。學生除了可以自由選擇感興趣的課程,以主題來上,也容易聚焦,記憶較為深刻(如自我介紹、斜槓、遠距工作等單字如同一串肉粽,容易聯想)。 合作: 我希望這門課以 學習者為中心 (student-centered learning),老師的角色為引導,但是學生又需要互動才能帶出語言使用,因此,我採用小組討論,並分派角色(下篇文章會仔細說明)。實際實施中,我也看到許多小組討論時,學生笑容不止。事實上,帶入 同儕 (peer)的教學已經被證實有許多好處(搭鷹架、增加學習成果、動機等等)。 我也希望既然學生都來了,能和不同領域的同學交流(產生 弱連結 ),若能促進額外的機會,也是一樁美事。 活用: 希望學生能從課堂input中,表達自我想法,產生output。所以設定的主題、問題,較貼近生活時事(例如打工經驗、有follow什麼youtuber)。 我發現,當學生有話想說,就會盡力使用英文表達 ,比較不用擔心課堂中有人偷說中文。 👉PS. 有些學生習慣把老師當作 「 活字典(a walking dictionary) 」 ,會依賴老師,常問 「OO怎麼翻成英文」,每個學生都這樣,那我乾脆開翻譯課好啦! 因此在課堂開始時,我就會把規則講好: 「 我會幫助你表達想說的英文 (老師是引導者) ,但是,請你自己先查好不會的單字 (學生的責任) ,如果表達過程中有誤,我會糾正 (老師的協助) 。 」 然而,對於程度較低的學生,某個概念他很努力用英文表達 (學生努力嘗試過) ,但是真的讓人摸不著頭緒,我會請他先用中文把概念說清楚,老師再用英文表達複述一次 (老師作為模範), 這樣學生就可以學會如何表達,又不至於太過挫折。 課堂目標: 設計課程的時候,我總是希望學生能多學一點,導致放了很多東西,但是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