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2019的挑戰】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7月 09, 2019 【2019的挑戰】 「我要把今年讀過的書紀錄下來!」 記得剛上英文系大一的時候,閱讀課老師開宗明義地說,沒有input就沒有好的output。 因此廣泛閱讀十分重要。 十年過去了,雖然看過很多書,有令人拍案叫絕的,有教人回味無窮的,這些思緒常常在腦中盤旋,好像得到了什麼,卻又虛無飄渺。因此想實驗記錄閱讀心得,看看會不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。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留言
【大學生的實用英文課】--我如何設計英文教學之課程篇(下) 8月 11, 2020 延續課程 第一節 ,第二節課 進入文本,深入討論 。 💓代表實施成效。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進入課程 I. 繪本 前面的暖身跟單字,讓學生能夠在表達時認識主題字彙 繪本可以用來引導主題,尤其能夠增加學生的情意表現 我設計了 「A. 繪本欣賞」+ 「B. 創意發展」+ 「C.問題思考」 A. 繪本欣賞 💓💓💓 老師事前準備時,除了使用google英文關鍵字直接尋找議題分類(如 Family、Friendship),也可以參考 書局的書單 因為沒辦法人手一本繪本,所以使用YouTube 來放映。 好處是每個人的速度一致,沒有閱讀快慢問題,老師容易控制時間。 B. 創意發展 💓💓💓💓 1-1. 四格漫畫-後(Prediction) Prediction 除了用在封面,也可以用在內文。 我使用的是 四格漫畫 ( Sherri老師分享的),很適合用在開放、創意型的故事情節。 步驟: (1) 播放前面的故事情節,讓學生進入故事主題。 (2) 暫停影片,老師事先找出故事後面的四個情節點截圖,印出黏上雙面膠。 (3) 發給小組每個人 。 (4) 請學生 拼湊 自己認為的故事發展,並排列時間線順序。 (5) 貼完圖片加上對話/旁白。 (6) 兩兩一小組,口說 解釋故事 內容給對方。 👇 例: 生活英文- Love "The Missing Piece (失落的一角)" by Shel Silverstein 1-2. 對話預測-前 (Prediction) 類似四格漫畫,不過這次是用在開始進入內文 較前面的故事預測 步驟: (1) 老師先給學生看繪本封面。 (2) 擷取第一面的圖片,發給小組每個人 。 (3) 請學生 預測 可能的對話/旁白。 (4) 兩兩一小組,口說 預測的故事內容 給對方。 👇 例: 生活英文- Family " The Gingerbread Man (薑餅人)" by Alan MacDonald 2. 對話推論(... 閱讀完整內容
【我沒有家,但能給孩子一個家】-夢想騎士創辦人賴雷娜的成長故事 1月 21, 2021 #life #autobiography 「曾經的安置少女,竟創辦了社福組織, 從接受到給予,成為更多孩子的燈塔。」 我很喜歡看自傳類型的書,因為我可以從中窺探每個人在面對問題時的煩惱、糾結、選擇、以及結果。邊讀時,我會想,如果是我是作者,我該怎麼辦? 再去比對書中的故事發展。 這本書是 賴雷娜的自傳 ( 台 灣I-Life國際行動協會 創辦人)。 其實我在閱讀之前,就有在社群媒體以及新聞上看到夢想騎士的活動, 當時 出走 的議題十分熱門,像是背包客O元環遊世界、勇闖OO國。 看到分享者澎派的成長故事, 剛畢業的我十分羨慕, 彷彿只要做了這大事,就可以闖出一個名堂! 找出人生的方向。 而夢想騎士的故事,在我外行人來看就是 壯遊 的活動! 和大家在一起,應該很好玩吧,如此膚淺地想著 當然,事後發現並不只是如此。 在賴雷娜的自傳中,我才發現所謂的安置少女,並不是只有表象的弱勢。 從小家庭的關係就極為複雜, 父母親都自顧不暇,甚至直接將女兒丟給朋友照顧 何謂父愛? 何謂母愛? 何謂穩定的關係?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,影響非常大! 也因為失去家庭的支持系統,導致內心層層的不安。 「 如果我夠厲害,是否現在的生活就不會如此痛苦了? 」 「我只是想要一段安全的穩定關係 。 」 「 然而,即使阿姨的家看起來充滿無限美好,但對當時的我來說,那畢竟是阿姨的家,不是我的 」 看到賴雷娜的生活背景,真的覺得很心疼~ 在教學中,有機會碰到家庭弱勢的學生,只要一個支柱有狀況,就已經很辛苦了, 何況是缺席的父母親呢?! 也因此,能夠轉化悲傷為助人的行動,讓我感到十分佩服。 如果是我在18歲的時候就被趕出安置中心,得馬上自力更生 我該怎麼辦呢? 我認為 夢想騎士 對雷娜來說是一個重要轉折。 為什麼出走、壯遊可以有強大的力量? 我覺得是 重拾自信、沉澱自己、相信夥伴的旅程。 因為碰到了困難與挫折,覺得自己不被家人、社會需要, 自我效能感低落。 如果這時有夥伴支持你,排除萬難地共同完成目標 會不會覺得自己其實沒那麼弱?👍 會不會覺得其實自己還有很多潛能?👍 會不會覺得有人還願意支持你,相信你, 陪伴你?👍 這個體驗,在我爬七星山的時候特別有感 (我知道對很多人來說不難) 因為課程需要,我得爬兩次七星山 過程中真... 閱讀完整內容
留言